Search

#如何避免請假面試卻白忙一場

諮:「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更精準的求職?不然每次面試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如何避免請假面試卻白忙一場

諮:「到底要怎麼樣才能更精準的求職?不然每次面試完,才發現跟職缺上寫的其實不一樣,真的很浪費時間!」

我:「恩,很多人都跟你有一樣的困擾,尤其是還在職的人。」

諮:「對啊!還要請假面試,若是理想的職缺就算了,可是都是到了面試後,才發現很多條件根本跟他們寫得不一樣。到底該怎麼判斷或避免啊?」

我:「無法完全避免,但確實有些方法可以降低機率。你都是怎麼搜尋職缺?可以先說說最近的案例嗎?」

求職常見的誤區:
#用職稱找工作
每間公司的職稱與工作內容或需求條件都不一樣,即使相同產業使用同樣的職稱,也可能在經驗與薪資方面可能有很大的差異。例如,新創公司的資深資料分析師,也許要負責策略規畫、製作每週報告與帶領團隊會議。但在較大型的企業裡,同樣是這個職稱的人,也許只需要負責一項工作。

#職缺說明不一定準確
沒有工作說明是百分之百準確的。多數的情況是,有些職缺說明可能從沒有更新過,根本無法反映職位隨時間產生的變化。甚至不少工作說明,是由不了解工作技術的招募人員來寫,或是還在釐清自己需求的主管所撰寫。無法寫到位,又怎麼可能精確!?

#未深思熟慮的求職目標
這就屬個人因素,像是因誘人的福利、知名企業,或是瞬間就抓住目光的工作內容,而一頭熱的投入。但每份工作都有美好,同時也有可怕的部分。只根據這些資訊,就歸類成「目標」,往往效果不彰。其實任何工作,如果沒有優秀的主管、樂於助人的同事,或是良好的公司文化,也可能是噩夢一場。

這樣的錯誤較常發生在年輕的求職者身上,經驗豐富的工作者都知道,面試是雙向的;就是因為文字是有限的說明,才會需要面談。尤其薪資待遇常常只是參考,最後對方總是會要求提供前一份工作薪資做為標準。我與他分享,好幾個到談薪資時才破局的真實故事,主角們也問過我一樣的問題。所以,帶著他重新釐清求職目標,像是對“薪資有一定的要求”,會建議在一開始就說,才能避免浪費彼此的時間。但越大的公司,制度與核薪標準越繁瑣,談判的空間越小。此時,必須回頭看自己的求職目標,有哪些項目是有彈性的?所以,前面才會說若是對“薪資有一定的要求”,也在一開始說了,對方還是在核薪時給出低於所開的數字,這真的就不是自己的問題,而是對方也在賭你是否可以妥協。

結論,沒有工作說明是百分之百準確的,只有我們的目標是否能清晰對焦。然後,專注控制自己能控制的,畢竟對方的行為本就無法預測。所以,避免浪費時間,最好的方法就是釐清個人目標,針對目標設定標準,符合標準再花時間,不符合就Pass;若都做到了,還是被浪費時間,看是否標準需要調整,若無法調整,那也不是自己的問題。

最後,別把他人的錯誤,拿來懲罰自己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